之前有小學女生默默拿著自己的零用錢去做善事,一個月還不到一千元;也有撿破爛的老人只留一點錢生活,其他都拿去捐公益,這種默默行善大家會拍手叫好。
「蠢女孩,捐那點有什麼用?叫有錢人去捐比較實在」這種時候可以這樣酸嗎?
我不懂,為什麼有的人默默節能減碳,少用免洗餐具、少開車、多爬樓梯,就有人要酸「做作、作秀」「沒有用。叫那些工廠降低排放二氧化碳比較實在」。
「勿以惡小而不為、勿以善小而為之」,請別以為自己力量狹小就不去做,況且自己不做就算了,拜託別去鼓吹別人不要做(這句話尤其針對某些影響力很大的媒體與名嘴)!
現在各大企業都迎合環保潮流盡量開發綠色產品,那些罵「政府做作」的人怎不去罵這些企業做作?如果只會罵新政府,顯然只是思想格局狹隘地為反而反,或是政治意識形態作祟。
新政府上台短短半個月內,經濟民生和節能減碳的新聞和政論討論大幅增加,我感到十分欣慰,因為之前並沒有這種氣象,比以往某些流於意識形態、永遠吵不出結論的主觀話題有意義多了。
但是我最初感到欣慰,後來感到憂心。因為發現一些討厭新政府的人恨烏及烏,因為政治意識形態作祟,竟然也對「節能減碳」這種應屬大是大非的議題抱持著不以為然的態度。
馬英九當初在總統候選人辯論結辯說會落實節能減碳(而另一位候選人並沒有提到半字),我心中持疑。後來馬當選後整整一個月直到4月底地球日才又提起,我又擔心他只是嘴巴說說。但是後來從今年國宴響應食物里程概念與各種呼籲官員們落實環保的行為(脫西裝調高冷氣與盡量開小車)等行為,我慶幸「至少目前」有看出不是流於嘴砲。
我怕的是「節能減碳」也被污名化。討厭馬政府當然可以,但是請別因此討厭新政府奉行的「節能減碳」。這是重要的全球議題,矛盾的是,之前想和世界接軌、積極參與某些全球組織的扁政府卻一直忽略。
除了扁政府外,儘管目前為國民黨執政,日前卻有多位國民黨立委反對「溫室氣體減量法」,突顯出新政府國會的環保意識仍頗有欠缺。
新政府日後將由環保署長沈世宏推動企業能源稅(碳稅)等措施,並不是只有脫西裝這種話題(個人認為只是這動作不需要花時間推行才能快速上版面),而開小車走樓梯環保筷等這種行為的確作用有限,但是我認為重點是在將節約行為內化至個人的行為底蘊(同時很多節能行為都能順便省錢,對身體也好),並沒有要人矯枉過正,像是有人以為政府要民眾去報廢大車趕快買小車,這種看不懂就見縫插針的批評實在死腦筋。
「節能減碳」不可能全部落實,能挑幾項自己覺得方便的去實行就功德無量(有些餐廳內用時也提供免洗餐盤和餐具。所以外食族或許可以多去一些內用非免洗用品的店,這是我自己想到目前也在落實的小撇步)。因此並沒有要矯枉過正,譬如當然不可能要殘障人士去爬樓梯。
某些人(尤其某些媒體和名嘴)只會嘴裡喊著愛台灣,卻無法格局更大地去愛地球,真是可笑。
- Jun 02 Mon 2008 11:02
「節能減碳」恐將因政治意識形態作祟而被污名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